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4章(1 / 2)





  “扯,那是给朝廷报的帐,两淮盐税真能实收八百万两,那全国盐税该多少了?去年两淮盐税,统共收上来不到三百万两,发军饷犒赏什么的,花了两百万,有五十万,是存在上海,用来买军械所,请技师,剩下的五十万,全屯在大哥老家泸州。他决定把税警团的根基放到泸州。”

  “喔,原来是这样。那二哥,你是留在安庆,还是去泸州?”

  “我?去凤阳,三弟你带虎步营守安庆,我们三兄弟称犄角之势,互相支援,守在这淮上。”

  “我没洋枪洋炮,发匪打来怎么办?”

  “三弟你不老实,二哥我不是蒋知府,喔,现在是蒋抚台了,那种书呆子,老三你跟盐帮走得可近,说,有没有线通西边?我在安庆可看见有卖广州帆布的了,我还弄了一匹做雨披。”

  “二哥,货物好说,你有钱么,有门路么。”王须水说道关键。

  “我有位神机军内的大哥,现在在张家口驻守,他问我,南边有什么稀罕物事,他在直隶,可是八面玲珑的人物。钱的事情,他给我们出了个主意,以前楚剑功在京师的时候,提出‘开厘金’一策。你老弟给蒋中丞撺掇撺掇。”

  41 西北

  11月27日西北

  “同光改制诏”一出,发生了林则徐和肃顺都没有想到的局面。

  自四年前英夷犯境以来,这几年就没安生过。匪共造反,发匪起事,罗刹占了黑龙江北和乌苏里江以东。有点见识的,都要问一句,怎么了。知道多一点的,就会说:“楚剑功所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来了。”

  但清廷文字狱余威犹在,没人敢把心底的这些疑问说出来。但神机军清君侧,发同光改制诏,“师夷、溶汉,整军经武”三大政策一出,消息所到之处,人人谈西学,处处论兵事。文儒者以机器工厂仿造洋枪洋炮为兴盛要事。而热血者则高呼千万青年千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人人期盼能有一支新生力量,提出新的政治理想和纲领,有足够的武装,重新收拾天下局面。一时间,各地督抚纷纷上表,盛赞林中堂,肃大帅英明果断,朝廷有中兴气象。

  “同光改制诏”推行满汉合流,要取消旗人的身份,旗饷入营,八旗神机军扩充一倍,尽量招收旗人入军。但实际执行起来,除了直隶,只有奉天镶蓝旗、河南的镶红旗、徐州的正蓝旗有招兵的名额。

  而没有神机军的地区,八旗将军们自己想出办法来,出现了若干“暂编旗队”,意思就是说,先按神机军的编制把满城的旗人编列起来,等待朝廷的正式改编。较大的几个暂编旗队有西安将军阿精阿麾下的“通古斯”旗队,杭州将军多明保机组织的“长生天”旗队,以及成都将军和四川提督托明阿以旗人混杂绿营的“十三铠甲”旗队。

  神机军扩军的事情,有载垣和下面的旗队长忙活。肃顺倒是每天到军机处,与林则徐商量政务。

  但今天载垣却派人来问一件事,“怡亲王问,淳郡王奕综搞得那个‘黄带子’警卫旗队,是不是要取缔。”

  奕综是道光的第五子,被过继给了道光的五弟,继承了郡王的爵位。从宗法上将已经不算道光的儿子。他本来领着正黄旗满洲旗队,但神机军自施拉普那到来正规化以后,奕综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实在跟不上训练,正黄旗满洲旗队就被交给了苏克金。

  羊羊羊革命神机军二次扩编以后,游荡京城的的宗室子弟,根本没有到军营去吃苦的打算,他们便将奕综抬了出来,各领自家的包衣,加起来有三四千人,合为一个旗队,称为“黄带子”,奕综为旗队长,他的包衣德福负责实际指挥。

  肃顺回答传话的下人说:“当然要取缔,直隶以内,不能有神机军以外的武装。”

  文祥在一旁拦住:“这些宗室子弟,总不能都抓起来,杀也杀不得,碰也碰不得,让他们在京城里游手好闲,相反麻烦,不如用个旗队管起来。不给他们发枪就是了。”

  肃顺一想也是:“那就干脆称作黄带子警卫旗队,类同神机军领饷,不过驻扎到热河去,按军队的规矩,没有命令不得调动,违者处斩。就这样回怡亲王吧。”

  肃顺不再理会黄带子的事情,转头办事。

  “郑亲王端华上《东北三将军统一事权以御罗刹表》。”现在各地督抚向朝廷的行文,因为是军机处专断,就不再叫奏折,而称为表。而军机处虚君,仍以同光帝奕詝的名义下发文书,称为《军机处奉策令》,至于奉谁的“策”则笼统带过。

  “我这三哥,想到咱们前面去了。准他吧。”

  “曾国藩上《忠义救国团齐心剿匪并办理学书院表》。”

  “准了,勉励他专心剿匪,整军经武一策,也有他曾国藩在内。”

  安徽巡抚蒋文庆上《开厘金局以补军费表》

  “可否请旨妨下各路统兵大臣,会同本省邻省各督抚,会同地方官及公正绅董,悉心筹办。官为督劝,商为经理,不经晋吏之手,自无侵漏之虞。用兵省份就近随收随解,他省亦暂存藩库,为协拨各路军炯之需。”

  “各地兵饷自筹?”肃顺想了想,“先在徽省试办,看看效果再说。”

  “张家口正红旗汉军旗队长孙武安,转科尔沁亲王增格林沁《问蒙古诸王公体例表》。”

  肃顺说:“嘿,这帮蒙古王公,就惦记着自个那点封赏。旗人都要撤了……”

  穆荫在一旁说:“要慎重啊,增格林沁手上还有三千骑兵呢。”

  “我没说不慎重啊。蒙古诸王公体例不变,僧格林沁的科尔沁骑兵纳入神机军建制,与骁骑营前锋营一体输粮犒饷。匡源,你写个安抚的行文,我盖印。”

  这时候,军机章京杜翰送上来一个表:“官文参左宗棠滥杀构衅,激怒番邦。”

  “啊!”肃顺赶紧自取表章过来看。原来左宗棠在斋桑泊杀归附俄国的部落二百余人,俄国西伯利亚总督派人去责问清廷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官文。官文不知如何应对,又怕沙俄起兵衅,便一股脑儿推到左宗棠的头上。

  肃顺一时没拿定主意,正想问林则徐,林则徐却说:“我这里已有一条参左宗棠的,是天山南路办事大臣崇厚,参左宗棠‘私自结党,图谋不轨’。”讲的是左宗棠办复兴社的事情。

  “林大人,您怎么看?”

  “左宗棠待老夫以弟子礼,老朽有心说,左宗棠是个能臣,忠心耿耿。可是楚剑功殷鉴在前,老夫不敢打这保票。”

  “林大人是实诚人,肃顺佩服。”肃顺转头叫着一位军机章京:“焦佑瀛,把关于左宗棠的,还有和甘肃有关的折子,表章,全都找出来。”

  “大人,这就来了,邓廷桢《左宗棠请办兰州军械局表》,怡良《左宗棠请伊利屯垦表》,阿精阿《左宗棠请送陕西流民并旗人新疆屯垦表》。明谊《西北勘界沙俄气焰嚣张表》。”

  肃顺把几张表章合起来看,将左宗棠在西北的活动拼出个大概。

  “林大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邓廷桢,怡良,阿精阿都是您在广东剿英夷的时候的同僚,虎门大捷,他们也有功劳是吧?”

  “是吧!”广东之事是林则徐心中隐痛,他也不想多说。

  “我看左宗棠气度恢弘,才具不在楚剑功之下,有他们几位在,说不定能再造一个虎门大捷啊。”

  “肃大帅您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