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章(1 / 2)





  第二天一早,楚剑功又去两江总督署拜见奕经。奕经现在也没个章程,巴不得楚剑功给他参谋参谋。楚剑功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办法,便对奕经说道:“大帅,不如先派人去英夷那里送信,双方约见和谈。”

  “谈?本帅没有这个权限啊。”

  “大人,无妨,可以先向朝廷写一封简报,只说英夷求和了。这边可以先接触。”

  “这个……”奕经还在犹豫。

  “莫非大人还想打下去?如若这样,我朱雀军坚决站在大人一边。”

  “不不不不。虽然我还想和英夷血战一场,但是,恐怕生灵涂炭。”

  两人计议已定,便由奕经给道光帝写奏折,奏折中写道:

  “英夷特派普鲁士和尚(传教士)郭士立前来求和,夷酋闻之(道光的)圣谕,深知感激,只求通商,言辞恭顺。”

  又说明自己的对策:“当此逆焰方张,战守两难之际,故不敢轻言取胜,亦不敢专事羁縻,唯有镇之以静,相机办理。”

  总之,奕经大人除了在奏折里说“洋人恭顺的求和了,”一点也没表明自己的态度,也没有说明前线的具体情况。

  而楚剑功用英文写了一封给璞鼎查的信,又找来个战俘,让他去镇江英军大营,给璞鼎查送信,约定面谈。并且表明,璞鼎查提出的“十项条件”有待商榷。

  就在当天晚上,璞鼎查又放回了一名清兵战俘,带回来一封信,信很简短,但态度斩钉截铁:十项条件,绝不更改,如果清国不答应,就继续打,直到把清国打服为之。除此之外,璞鼎查还索要清国皇帝的授权书,以证明奕经有谈判的权力。

  看到英夷如此强硬,奕经等人自不必说,楚剑功也糊涂了:“你丫到底想不想谈啊?”

  41折腾

  5月29日

  奕经给道光的奏折十一天之后就有了回音,道光帝的旨意下来了。

  “不可与之会晤……专心剿灭,不得犹疑。”

  哎,这可怎么办呐?英夷不肯让步,皇帝根本就不想谈,让我们几个夹在中间,进退不得。

  现在在两江总督署里的四位一品大员,奕经、奕山、杨芳、德珠布,都是一筹莫展。

  “列位大人不必烦恼,既然皇上要打,我等打下去便是。”说话的是楚剑功,“我这就出去,编发民夫,整顿溃军,和那英夷决一死战。”他豪气干云的说完这段话,抱了个拳,便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楚道台且慢。”杨芳叫了一声,也没有叫住他。

  “由他去吧,愣头青。反正溃兵还要整理,不然迟早出事。”

  “依十九弟你的意思,是准备打下去了?”奕经叫着奕山的排行。他们虽然都已经是远支的宗室,但做了这么久难兄难弟,倒也熟络起来

  “哪还能打?不过总要做个还能打的样子吧。”

  “话分两头,英夷那边先不管,且说皇上这边,该怎么应对,皇上不知道啊,十万大军全垮了。还怎么‘剿’得下去呢?”

  “镇江之战后,咱们给皇上写得折子,把局面说得太好了些,现在要在改口,可就是欺君了。”

  “那让文官、言官来写呢?”

  “浙江巡抚刘韵珂。定海、镇海之战,此人均知道详情,深知英夷的厉害。”

  “他会不会……乱说。”

  “我看不会,此人极为乖巧,熟知为官之道。”

  “一个人不够。”

  “原任两江总督伊里布如何?”

  “伊里布,老制台。我和他还有些同僚之谊。”江宁将军德珠布说道,“我给他写封信。”

  “林则徐林大人,制夷有方,他现在在河南监督河工,不如我们也写信,向他请教?”

  “林大人上书弹劾我们怎办?”

  “怎么会呢,琦善在广州就想议和,林则徐也没有说什么。他是个好官,不仅对百姓,对皇上而言是这样,对官员也一样。我和林大人在湖广共事,对此深有体会。”

  “既然杨侯爷这么说,那就烦请侯爷给林大人写封信,一方面,向林大人请教如何制夷,一方面,请林大人向皇上痛说利害。”

  几位大员各自写信自是不提,且说楚剑功回到朱雀军大营,便派出精干的队伍,去溃兵聚集之处,挑选败卒,带到朱雀军大营附近安置起来。同时又叫人在南京城里纷纷传话,征召民夫。说要与英夷决一死战。

  一时之间,南京城里,流言四起。

  有人称赞朱雀军是好汉子,有人大呼要与城同在。也有人偷偷摸摸小声嘀咕。

  江宁乃风月之地,虽历兵火,但风雅之事绝不可停。

  一艘花船之上,几个书生请了花魁娘子出来行酒,这花魁刚刚弹完一曲,几个书生都鼓掌喝彩。

  突然一个书生叫道:“可惜,可惜,如此良辰美景,再也见不到了。”

  “侯兄,何出此言?”

  “我兄长的朋友在两江总督署充任文案,他前几日回来说……”说到这里,这位姓侯的书生压低了声音,“奕经、奕山要和英夷和谈,割地求和,江苏、浙江,天下富庶之地,就要让给黄头发、绿眼睛的洋鬼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