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回18岁第38节(1 / 2)





  方美琴偷偷的塞了200块钱给方建国,方建国不肯收;方美琴告诉他这是张林青让她给的。

  从魔都临行当天晚上,张林青对方美琴说:“大哥结婚,伯母肯定一分钱都不会出的,伯父估计想出也会有心无力的,大哥结婚后也得过日子,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咱们今天破例,他结婚,我们也在经济上支持他点。虽然自己帮不了太多,总不能让大哥举债度日。”

  方美琴感动的抱着张林青大哭的起来,好像要把那几年的委屈都哭出来。

  方建国听妹妹说自己的过的很好,知道她没说谎,看她的脸色就知道了;气色红日,皮肤白皙,人也比在家胖了许多;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整个县城没见过的款式(陪老婆买结婚穿的衣服,已经把县城百货大楼还有服装店都逛遍了);早知道把未婚妻的尺寸报给妹妹了,让她从魔都带结婚礼服回来。

  看妹妹还烫了头发(其实方美琴想烫发,张林青怕她烫的跟魔都那些女人一样,太丑了,特意跟去现场指点,让理发师给老婆先把头发剪得有层次感,再烫了大波),看上去既时髦又显年轻,脚上穿的黑皮鞋,手上戴着梅花手表;整个人就像电影海报里的摩登女郎一样。

  前天妹妹夫妇来送节礼,自己正好去了岳父家。回来晚了,也没仔细看妹妹,接完妹妹帮买的东西,就直接送他们回去了。

  第二天他听到伯母、婶娘、嫂子、村上的长舌妇们,一起议论纷纷;都说方美琴掉福窝里了,穿金戴银的,伯母话里话外都是她的功劳。

  回来后,听大嫂嫂说:“伯母张嘴就像跟妹妹要衣服,要钱;好在都被妹夫给回绝了。”

  如今看到妹妹的穿戴和气色,他觉得有句话伯娘还这是说对了,妹妹确实掉福窝里,妹夫是个有本事的,不像自己窝囊,小时候连妹妹的一双袜子都护不住,枉费自己这个当哥的。

  如今自己结婚都要靠妹妹接济,方建国想到这里不禁蹲下来抱头痛哭起来,他怨自己无能,枉费自己读到高中毕业。

  方美琴看到哥哥痛哭,也跟着流眼泪;兄妹两就在新房里一个蹲着一个站着,留着眼泪。

  张林青一回来就看到这个场景,还以为老婆又被那个伯娘欺负了呢,卷着袖子要去找那个老婆子算账。

  方美琴赶紧拉着老公,说了原委;张林青这才作罢,连忙劝说两人,马上就要新婚了,不作兴流眼泪。

  这不两人才不好意思地把眼泪擦干,张林青防备大舅哥再胡思乱想,连忙叫他一起把张林青买回来的东西规整起来。

  方建国和方美琴很是吃惊的看着张林青借来的自行车后座上帮着几捆木头,看雏形像是椅子之类的。

  张林青看着这对兄妹吃惊的模样,很是得意洋洋的告诉两人,说是自己运气好,本打算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什么婚礼上用得着的东西,大舅哥准备的东西太少了,婚礼看起来太简薄了,会让女方没面子的。

  不想在西街口遇到一个拖着板车在街上卖八仙桌椅的汉子,张林青上前看看了木料,都是上好杉木打的;便动了心思。

  ☆、第 66 章

  张林青想着,这辈子自己日子比上辈子好太多,指甲缝里随便漏点都够大舅哥家一家子吃喝一辈子了,也不计较上辈子那些事,主要是不想让老婆不高兴,说白了就是讨老婆欢心。

  张林青呢,是个谨慎的性子,看到了也没火急火燎的上前,而是在周围观察了一番,这才上前去打听了,知道,原来这汉子卖的都是老婆的陪嫁,自己生二胎罚款,家里钱不够,再不凑钱,村里都要来扒房子了,房子扒了,一家人住哪儿,只能找亲朋好友借了,东挪西借的,还差点,这不出来碰碰运气了。

  张林青对着桌椅东敲敲,西摸摸,确实不错,便掏钱买了下来,先付了定睛,并让那个汉子用板车给送了过来。说话间,那个汉子也到了,几个人把桌子搬下来,张林青把尾款付了。

  张林青跟方建国嘱咐:“桌子虽然保护的不错,也用了几年了,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咱买回来是为了明天结婚用的,最好还是到村里借点红漆回来,趁着时间还早,咱俩赶紧把它用刷油漆刷出来晾晾。

  方建国一听觉得对呀,妹夫比自己周到。他在大队当会计,村里经常写标语,红漆是有的不用特意去借了,自己去村部拿就是了。

  油漆拿回来,张林青没让方美琴动手,虽然是分分钟的事,但怎么也得让大舅哥出大力啊,张林青把桌子刷了一遍,椅子全都留给舅哥刷,刷完放院子里晾干。

  方美琴看他们手上的活干完了,自己也把家里收拾干净了,谢绝了堂嫂让去她家吃饭,她看时间差不多了,自己去小屋做午饭。

  中午吃饭时候,张林青跟方建国谈起,对民办教师的看法。

  方建国有点迟疑道:“我其实一直很羡慕当老师的,高中刚毕业那会我也想去镇初中当代课老师的。试着去毛遂自荐,人家都说不缺人。明明缺老师的,这些人都睁眼说瞎话,”

  “别说初中了,小学人家都不要我,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要走门路送礼的,我哪里来的钱和认识的人呢,我一个同学还是初中毕业呢,就是因为家里有关系,初中毕业直接留校当语文老师,你说这叫什么事啊,人比人气死人。当老师虽然工资不高,日子过得清苦,但至少受人尊敬。”

  方美琴在张林青一开口就知道,他什么意思了;夫妻虽说才几年,早已养成默契。她也觉得大哥当老师比在村上会计强多了,谁知道这个会计的工作能干多久,这可不是60~70年代,吃香。

  她迟疑地问张林青:“你有门路?”

  张林青:“有这想法,觉得大哥在村里当会计总不是那么回事,这工作没意思的,我想去试试;你还记得上次买咱们电子表的那个刘科长么?”

  方美琴:“记得啊!怎么了?”

  张林青:“上次我听了那么一耳朵,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好像说家里有亲戚在教育局当领导!”

  方美琴:“真的?可人家能帮咱们么?”

  张林青:“他欠我一个人情呢,记得他来魔都找我帮忙么?我帮他弄了几块梅花表,为了感谢我,他让我回乡如果有事就去县里百货大楼找他,我们去试试,不成再想别的办法。”

  “不过,咱丑话说前头,第一:此事要保密;第二:如果,我说如果啊,事情没办成,大哥也别怨我们夫妻。”张林青说

  方建国:“真的能让我当老师?不会的,你们夫妇为我跑前跑后,没办成我还怨你们,我还是人么?”

  张林青暗想着:这辈子是不会让你有这个机会怨恨了,上辈子还不是恨了好久,最后自己想通了,才过来道歉。

  上辈子大舅哥90年代连会计的工作都没有了,和老婆两个人在家种地。

  后来大舅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去镇上的小吃店,打工,不得不说,这个大舅妈人虽然有各种缺点,但是做饭的手艺确实不错。

  张林青想着老师这个职业在老家一直都很吃香的,教书育人,教人子弟;一直备受世人尊敬。到了90年代后,明办老师国家统一安排考试,统一安排转正,以现在方建国高中学历再加上自己运作得当,把他弄到县里去当个初中老师,那是稳当当的。

  方建国看着他们夫妇打哑谜似的,也有点急了,好在他为人非常有耐心,脾气好,倒也不急,只知道妹妹夫妇肯定不会坑自己的。

  张林青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一是想帮衬大舅哥,二是也是为自己,如果以后大舅哥真的当老师了,将来生活稳定,她老婆也就别再想像上辈子那样兴风作浪了。

  张林青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方建国;看到方建国喜疯了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愿意了。

  但是好在还有理智,忙问张林青:“妹夫,你有什么门路?!”

  方美琴也疑惑的看着老公,事情还没定下来,就这么告诉大哥,万一不成呢?

  原来张林青是想起了,关于在县里招待所卖手边时候,见过的那些人,其中一个中年妇女应该就是刘科长所说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