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胡善祥第43节(1 / 2)





  朱瞻基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再说一遍。”

  胡善祥说道:“我请辞去端敬宫司记之位。”

  “你——”朱瞻基从云端跌落冰窟,”你为何……你机关算尽、历经艰辛、就像唐僧取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一步步来京城赶考,才升了三级,当了六品司记就满足了,想要功成身退?”

  真想捏一捏她的脸,看同样的皮囊之下,是不是藏了一个假胡善祥。

  胡善祥忙把马尚宫抬举她当皇帝的司言女官之事如实交代,“……微臣昨天考虑清楚了,微臣效力殿下已经两年整。殿下从刚开始藩王逼迫、四面楚歌、无一兵一卒可信,到如今幼军初长成,汉王被贬斥乐安州,势力式微,还有汉王世子殿下的暗中投诚,殿下更是如虎添翼,已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胡善祥按照昨晚熬夜斟酌的言辞说下去,先把朱瞻基好好夸赞一通,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到了月底,皇上、太子妃回到紫禁城,太子也随即而来,殿下有父母照拂、有亲祖父疼爱,加上幼军、世子殿下。相信以后没有我,殿下会或许更好些。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微臣继续在殿下身边已没有什么意义,想换个地方当差。”

  梦里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春梦里的胡善祥温柔可人,情意绵绵。现实里的胡善祥不解风情,只想升官。

  只要不是傻子,都晓得同为六品女官,皇帝身边的司言女官肯定比皇太孙的司记女官地位更高!

  胡司记为何这样?明明昨天她从骆驼背上滑下来后没有推开我的刻意拥抱、明明我们在一起体察民情斗嘴聊天是开心的,我朱瞻基聪明一世,难道会错了意、爱错了人?

  为什么快乐如此短暂,一夜之间,你就判若两人?

  “不行。”朱瞻基严词拒绝,“无论你有什么理由,我都不同意你离开。”

  第64章 蔽目 胡善祥很意外,没想到朱瞻基会如……

  胡善祥很意外,没想到朱瞻基会如此蛮横的拒绝自己,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可是殿下,微臣去意——”胡善祥还想为自己争取一下。

  “你很闲吗?”朱瞻基打断道,甩给她一摞批好的文书,“搬出去抄录存档,再发给顺天府衙门。”

  胡善祥从未见过这样的朱瞻基,他就像头顶滚滚乌云的龙,酝酿着雷霆万钧,正要朝她劈过来。

  胡善祥比划了一下自己的小身板,硬碰硬的话,怕是要粉身碎骨,实在惹不起。

  她抱着文书,默默退下。

  整整一天,朱瞻基都没有让她闲着,送来的文书越来越多,几乎要将她埋在里头,胡善祥吃饭都不得安生。

  胡善祥觉得朱瞻基就像小孩子赌气,你越要什么,我偏偏不给,我还要撒泼打滚,表现我的不满。

  所以,那个拥抱……是我自作多情了吧,如果他真的对我有意,怎么会如此折腾我?

  傍晚,胡善祥揉着酸疼的颈部,琢磨朱瞻基是何意,梁君又抱了一摞文书进来,放在她的案头。

  这是把我当驴使唤了吧。胡善祥心想,没错,我就是自作多情了。

  就连梁君也看出了朱瞻基今天不对劲,“胡司记,你是不是得罪皇太孙了?”

  胡善祥点点头,“难怪人们都说伴君如伴虎。”

  梁君说道:“皇太孙是个宽容大度的人,胡司记认个错,服个软,这事就过去了。”

  胡善祥说道:“问题是,我没有错 。”

  我凭本事被马尚宫看中,给我更好的官位。我也没有瞒你,开诚布公的和你谈,大家好聚好散,有什么错?

  “这么说,是皇太孙错了。”梁君缩了缩细瘦的脖子,“没办法,看皇太孙这股火气什么时候消。”

  这便是君和臣的区别,他们之间是不对等的,以往种种,看似是胡善祥强势一些,其实都是朱瞻基愿意让着她。两人一旦只是君臣关系,胡善祥毫无反抗之力。

  朱瞻基日落时摆驾端敬宫,不像往日一样带着她一起回去,一直晾着她。

  胡善祥披星戴月,终于忙完了。三月的晚风有些凉,出了文华殿,瞬间清醒,她没有回端敬宫,而是沿着东长街走到观星台,马蓬瀛转动着浑天仪测量星座。

  胡善祥随着□□爬到大圆套数着小圆的庞大仪器上,“马尚宫,下官考虑清楚了,决定接受您的举荐。可是下官找皇太孙请辞时,遇到了障碍,皇太孙不同意。”

  马蓬瀛转动小圈的手一顿,“他们都说我说话直接,我看你比我还实诚,要跳槽这种事情你怎么好现在就向皇太孙开口?你等着皇上回来了再请辞,因为有皇上这个新靠山,皇太孙就是不想放你这个得心应手的属下,他也得放啊,总不能和皇帝抢人,忠孝两个字压下来,别说皇太孙,就是太子也扛不住。”

  “我……”胡善祥想了想,的确是自己考虑欠妥,可是昨晚我脑子想的是皇太孙对我有意思,我对他也……

  反正就是发现两人的关系已经不是纯洁的互相利用的君臣关系,我又没有当嫔妃的想法,当时只考虑离开他,斩断情丝,就在次日开口请辞了。

  当然,胡善祥不敢和马蓬瀛说实话,“事已至此,下官后悔也来不及了。皇太孙明言不放人,下官连夜前来,告诉马尚宫,浪费了您给下官这次晋升的机会,请马尚宫另觅她人,及时找到候缺之人,以免误了马尚宫的差事。”

  马蓬瀛沉吟片刻,“其实你若要硬辞,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身为皇上的司言女官,与储君关系到了决裂的地步,以后的活肯定不好干。而且,从长远计,皇太孙总有一天会成为皇帝。”

  “你就像孙悟空似的,无论怎么蹦跶,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到时候新君对你寻旧仇,你就不是丢官的问题了,怕是连家人都会被连累。所以,我建议你不要硬辞,和皇太孙多多沟通,让他认为你当了皇上的司言女官对他有更大的好处。”

  马蓬瀛是根据自身官场沉浮的经历来给胡善祥建议的,她是在丧偶之后,被洪武帝请到宫廷当女官的,且一进宫就五品尚宫了,因星象和算术任职钦天监。

  洪武帝薨逝,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为建文帝,建文帝不会欣赏持才傲物的马蓬瀛,将她打发出宫回家。后来永乐帝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重新将马蓬瀛请回宫廷,继续当尚宫,并委以重任。

  所以,马蓬瀛太明白身为臣子,无论男女,能够在官走多远、爬的多高,本人的才学其次,是否得君王的赏识才是最重要的。君主决定臣子的命运。

  永乐帝是君,但毕竟老了。太子的身体一直都不好,皇太孙才是将来决定胡善祥官途的人。

  马蓬瀛站得高,看得远。胡善祥被懵懂情丝蒙蔽了双眼,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只晓得应该辞职远离朱瞻基,却没想到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如果不能处理好和朱瞻基的关系,让朱瞻基心甘情愿放手,她等于是自毁前程!

  “多谢马尚宫指点,下官明白要做什么了。”胡善祥告辞,回到端敬宫时,已经将近子时,朱瞻基的内书房还亮着,有小内侍提着夜宵,正要往里送。

  “我来。”胡善祥接过食盒,走进内书房,拿出杯盘碗筷,在圆桌上摆好,“殿下请用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