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科举为官指南第70节(1 / 2)





  这么一来,准备上船出海的所有人都把心放下了,一门心思地出海寻找高产作物了。

  这两个管事的,就是在船上领头的,他们也是杨云清精挑细选出来的,能力都是十分出彩的,不然杨云清也不敢将出海之后的事情都交由他们处理。

  而这两个管事在,这个时候心里是十分高兴的,主子交代让他们寻找的几样东西,他们大概是运气好,居然大部分都找到了。他们知道,主子这次对他们的赏赐肯定是不会少的,到时候赏赐彩礼,再加上出海之前的一千五百两,他们的家里可是一下子就变成富户了。

  两个管事给杨云清行完礼之后,立马开始向杨云清汇报这次出海的情况了。

  “您要我们找的红薯和土豆都找到了,辣椒也找到了,还有不少其他稀奇的东西我们都按照主子您的要求,也把它们带了回来,只是您一开始说的那种红彤彤的,汁水多的红彤彤的好像是叫西红柿我们一直都没有找到。”说话的那个人低头瞄着杨云清脸色,很怕杨云清这个主子会因为这件事情没有做好,而对他们失望,或是责怪。

  杨云清他当然是不会责怪他们为什么没能将西红柿带回来,因为出海实在是太危险了,能将红薯土豆两样“神器”带回来,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他原本都是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有想到现在居然真的找到。当然是心满意足了。

  杨云清温声道:“把你们找到的那些东西拿给我看一看。”

  两个人听了,立马从刚刚被他们放到地下的包裹里,把那几样东西都拿出来,恭恭敬敬地递了上去。

  杨云清仔细看了看,的确是他记忆里红薯和土豆的模样,辣椒寻来的是长条尖辣椒,他放到鼻尖一闻,也能闻出些许久违的辣椒辛气。

  看完了这几样,杨云清又翻了翻包裹,发现还有一些都是他没有见过的东西,据管事的说,这些都是他们上岸之后,拿船上的东西跟当地土著换的,虽然大家语言不通,但是互相比划比划也能大概懂个意思。

  土著有爱好和平不喜欢打打杀杀的,也有一上来就棍棒木叉相向的,所以这些种子能搜集过来也都是不容易的。

  因为是种子的模样,杨云清他也不知道有些是什么,只能等着回头让下面的人先去种种看了,看看种出来之后,里面有没有自己认识的东西。

  翻着翻着,杨云清发现了几粒黄色的,这可不就是玉米吗?刚刚那些管事没有汇报玉米这个东西,他还以为没有找到呢,不过他想了想,大概是因为他之前画图的时候,画的是一整根玉米,所以那管事的才没有认出这种颗粒正是玉米的颗粒。

  此次出海,基本杨云清想到的几样东西,都已经被找到了,可以说是花费的几十万两银子没有白费,这次的收获比他的预期是要好多了,他原本想着能带回其中一样就不错了。

  既然东西都带回来了,杨云清也不再吝惜赏赐,直接道:“此次归来的人,每人奖励二百两银子,你们两个管事,每人五百两银子,至于那些中途殒命的,派人去给他们的家人每家也送二百两,以后每月的二两银子也是不能断了的,若是有什么招工的机会,以后也优先考虑那些死去的人的家人吧。你们两个人也先去休息吧,等之后有事情问你们我再让人去传你们”

  两个管事这个时候知道自己以后肯定是不缺在主子面前露脸的机会了,前途那也肯定是不愁了,所以这个时候心里高兴极了,连忙起身行了个大礼,激动地道:“多谢主子赏赐,小的也替其他兄弟给主子您行礼拜谢了。”

  杨云清摆手让他们摆手起来,赶紧回去休息去了,等这两个管事走了之后,他又吩咐来福去嘱咐府里的医师,准备随时待命。因为这些刚回来的人,已经在海上生活了好几年,现在回到陆地上,说不定就有人水土不服,生了病,还是早做准备地好,毕竟这些人都是去给他卖命的。

  而那些土豆红薯的种子当然也不止那刚刚包裹里的一点,还有不少筐都在船上了,所以杨云清又派了府上的几个人去将那些运回来。

  在这之后杨云清又让人去通知自己名下庄子上的管事明天来一趟,他准备让他们把现在捎回来的土豆、红薯等找懂经验的农人种下去,看看它们的产出效果。这些虽然跟后世的土豆、红薯长得差不多,但是还没有经过一代一代的培育选种,这产量上还说不好到底是怎么样的,得等种出来之后统计一番才能知道。

  反正目前可以知道的是,这产量上肯定是会比后世低一些的,但是杨云清还是希望不要低太多。不过就算这产量比后世低得多,也会比现在的水稻小麦的产量高,不管怎样,以后都是值得推广的。

  因为现在还没开始种,杨云清还不打算将此事报到皇上那里去,还是等种出来再说的好,到时候摆事实摆数据,由不得人不信。而现在把这个报上去,杨云清实话说它们产量能高出小麦水稻几倍,皇上或是那些其他大臣们,肯定也是不敢相信的。

  所以说既然已经能预料到现在直接汇报上去的结果,他还干嘛那样去做呢,还不如等上几个月,到时候直接带人去看成果就好了。

  第164章 种植   杨云清自己穿越之前也不是学……

  杨云清自己穿越之前也不是学农专业的, 虽然知道这土豆红薯高产,但是也并不知道如何侍弄他们,所以只好找专门的人去实验。

  还好他和凤阳两个人的名下庄子多, 总能找到一些擅长种庄稼的人。他把那些人都叫到了面前想, 细细叮嘱了一番,让他们回去把那些种子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始种植, 每组的土壤还有湿度等都弄出些差别来,这也就是后世说的设好变量, 作对照组, 杨云清这么做就为了让他们能记录出适合种这几样东西的气候条件。

  这底下的庄子都是杨云清和凤阳两人所有的, 所以这个时候他让人把以前的东西不种了, 改种这手里看不懂是什么的种子,他们也得照做, 半点不敢反对。

  只是他们回去的时候还是有点嘀咕的,这地里的好好的庄稼不种了,改种这不知是什么的东西, 而且这也不像是种子,一个这么大块, 他们还真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只是这田庄是主子的, 他们只能根据上面的命令去做, 而且主子可是说了呢, 到时候看种出来东西的产量赏赐, 种的最好的赏一千两呢, 他们谁要是能独占鳌头, 这一下子就发了。

  所以这个时候回去的这些人虽然不知道手里头的种子是个什么东西,以前也从来没种过,但是还是根据主子说的那些简单几句注意事项和种植方法, 开始热火朝天地种了起来,每个人的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就怕最后自己种的不好,得不到赏赐。

  杨云清接下来除了每月问一问进度,其他的也就没有参与进来,平日里还是照常去上朝。新帝也就是建平帝刚刚登基,虽说不是百废俱兴,但是也差不离了。这个时候建平帝可以说是政由己出,把握大权的时候,怎么可能没有做出一番政绩的雄心壮志呢?在建平帝忙着发政施仁的时候,杨云清这个“心腹大臣”,每日的事情自然是比以前多了许多。

  因为建平帝裴安与杨云清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所以待杨云清十分宽厚,经常在散朝之后还召杨云清过去议事。杨云清他也在这个时候,潜移默化地向建平帝传递着自己的执政理念。

  建平帝年轻,现在正是锐意进取的时候,所以杨云清向建平帝谏言,自然是比以前乾宁帝在的时候要大胆许多,现在杨云清心里是想说服建平帝进行改革的。

  当然杨云清并没有想现在就开始,他的计划是,在土豆红薯玉米这些高产作物推广开来,天下百姓基本可以温饱之后,再进行改革,这样一来,改革就可以顺畅许多,而且到了那时,国库也可以比以往丰盈不少,更有利于他的改革。

  庄子里的土豆红薯玉米还没有种出来,所以杨云清也没有急着说改革一事,现在只是偶尔透露出一二自己的想法。

  建平帝也就是裴安,他对杨云清不可谓不信任,近来杨云清说的一些想法,他也是都听进心里的。他现在成了皇帝,自然是想做出能流传千秋的政绩来,他想成为大周名留千史的一帝,而不是在父辈祖辈的余荫下,做一个守成之君。

  他有预感,在杨云清的辅佐之下,自己一定可以达成夙愿。或许就像父皇之前私下里和他说的那样,杨云清就是就是上天派来辅佐大周的,他相信他们一定能创造一个君臣相得的神话。

  而杨云清虽然现在朝中很忙,但是也没有忘记给自己儿子安哥儿的启蒙之事,启蒙一事十分重要,所以杨云清也没有想着假于他人之手,而是自己跟凤阳两个人商量着来,每日回府之后,教育安哥儿的时间至少是半个时辰。

  凤阳她看着夫君这么重视安哥儿,亲自给安哥儿启蒙,心中当然是欢喜的,而且每日在给安哥儿启蒙完了,之后,他们夫妻俩还会在一起商量白天凤阳她自己一人在府的时候,该如何给安哥儿巩固。

  如此一来,即使杨云清现在比以往忙上许多,但是每日陪伴妻儿的时间也是较之以往丁点不少,凤阳对此是满意极了,因为没有什么操心的事情,夫妻恩爱,虽然是快要三十的人了,但是却还是像刚成婚的模样,看着十分娇嫩。

  而白日无聊,自然是会偶尔设宴请其他的夫人一起闲聊的,当然也是没少出去赴宴。可是不管怎么样,凤阳现在都是众多夫人打心底羡慕的女子。

  现在上面皇位坐着的,是凤阳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亲娘是太后,更是能时不时地进宫看望,家中也没有公婆兄弟亲戚,这是连人情往来都不必了。

  丈夫是当朝最年轻的次辅,深受皇帝信任,前途不可限量,而且家中莫说侍妾,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这简直是羡煞了多少每天在家里跟丈夫小妾斗智斗勇,每天被气得肝疼的贵妇人。而且凤阳的儿子更是出生没多久就有了爵位,这以后可以说是不管怎样纨绔,都用不着担心了,屁股下面的爵位是得其他人奋斗大半辈子也不一定能得到的呢。

  内阁之中,朱首辅带着几位次辅正在商量事情,这个时候事情商量完,正准备交给杨云清这个次辅去全权操办。当然一来是因为现在杨云清深受皇帝信任,事情交给他也是就算出了什么纰漏,皇帝也不会太过怪罪而且杨云清入内阁至今,做事一向稳妥,直到现在也没有出过纰漏。

  二来杨云清现在是户部尚书,这正好是借了职务之便,去做这件事情正好比其他几位次辅简单许多。当然说到这尚书一职,也正是建平帝登基之后提拔上来的。杨云清之前是户部侍郎,户部尚书一职是当时的魏首辅兼任的,而之后魏首辅因为谋逆处斩,这户部尚书一职就空了出来,内阁首辅或是次辅兼任尚书一职也是老惯例了,所以建平帝当时就干脆把这户部尚书一职,给了杨云清这个次辅了。

  虽说朝中之前在魏首辅被处斩之后,有不少人在盯着这空出来的尚书之位,但是这个时候既然陛下让杨次辅上任了,其他大臣纵使心中有所不甘也是不敢说出来了。现在的杨云清杨次辅,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明眼人不用看,就能知道现在的杨次辅是不能得罪的。

  所以在杨云清以前升任户部侍郎的时候,群臣因为年轻而半数都在反对的场景并没有出现,毕竟大家都是有眼力见的,那个时候杨云清还因为初入朝堂人微言轻,也没有什么人脉,就算他们反对,事后杨云清也不可能把他们怎么办,就算是报复,他们也都没放在心上。

  可现在呢,杨云清已经是当朝次辅了,在内阁之中,上面的朱首辅也不欲与他为敌,现在看来,两人的关系还算融洽,而以前位居朱首辅之下的任次辅,还是杨云清的老师,这在内阁之中就更是如鱼得水了。再加上建平帝的信任,他们怎么敢去得罪杨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