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第50章 能臣贤王

  皇帝指着沈穆笑:“谁说你了, 朕与太后夸柳家丫头呢。”

  “皇祖母和父皇不是在说儿臣眼光好吗?”沈穆轻笑, “儿臣就当是夸我的了。”

  太后嗔道:“真是个脸皮厚的,哀家是夸柳丫头聪明漂亮, 又孝顺明理,谁夸你了?”

  柳念絮温柔笑起来,婉声道:“民女当不起太后娘娘这般赞誉。”

  脸上带着羞涩, 腼腆又温柔。

  “温和谦逊,谨慎婉约。”太后赞道,“颇有大家风范, 正要这样的姑娘, 才配得上咱们皇室风范,当年皇后身处闺阁时,亦是如此。”

  皇后便笑了:“柳丫头脸皮薄,我却是个厚脸皮的,生受了母后的夸奖。”

  众人都跟着笑起来,气氛倒是极为和乐。

  只是沁贵妃却已经被气的脸色发白, 将手中帕子掐的不成样子, 皱巴巴地握在手中, 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眼中的怒火几乎喷出来。

  柳念絮心中痒痒,想讽刺她两句, 只顾忌着太后和皇帝在此, 不敢放肆。她略想了想, 目光落在沈穆身上, 将沈穆盯到抬起头,方朝着沁贵妃的方向抬了抬下巴,示意他挑事。

  沁贵妃今天带着温圆圆过来,其意在柳念絮,想让自己吃亏的人,柳念絮当然不能让她这么轻易过去。

  再者说,皇帝眼瞅着对贵妃有所不满,趁机搞到手一些好处才是真的,否则等贵妃把皇帝哄回转,今儿的大好局面,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会重现。

  沈穆看懂她的示意,沉默片刻,没有找沁贵妃的麻烦,反而看向挨着他坐的二皇子。

  端着和蔼兄长的架势,假模假样看着对方:“我回京以来,似乎没听说过阿钊领了什么差事?阿钊如今在何处历练?”

  毕竟是一朝太子,只与内宫妇人计较长短,未免失了气度,若要针对,只能拿二皇子出气。

  二皇子沈钊极是得意,笑道:“皇兄近日不曾入朝议事,不晓得也正常,我最近在主理户部,帮父皇分忧。”

  皇帝亦跟着点点头:“阿钊很是能干,帮户部尚书分担了不少,户部上下皆赞他有为。”

  沈钊笑道:“能为父皇分忧,儿臣就满足了,那些虚名,儿臣并不在意。”

  话语之中的得意,遮掩不住。

  提起儿子的差事,沁贵妃亦是非常高兴,笑道:“他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都是陛下和老臣们教着,慢慢学着为陛下分忧罢了。”

  听起来像是推辞,实则是炫耀。

  沈穆便笑起来:“贵妃娘娘何必自谦,阿钊有本事,孤亦十分为他开心,说起来父皇,应天府户部还缺个侍郎,我准备向父皇讨个人用呢。”

  “既然阿钊在户部得用,不如父皇从户部拨个郎中给我,有阿钊看着,缺个郎中想来应无大碍。”

  柳念絮眸光流转,低头掩住脸上的笑意。

  阿钊在,所以父皇可以给我拨个郎中。瞧瞧这话说的,像二皇子只值一个郎中的本事。

  再有就是,这郎中到应天府做他下属的下属,正儿八经告诫二皇子母子,你们是我的臣子,纵使再有能力,也只是臣子。

  二皇子捏着拳头,恨声问:“皇兄此言何意?莫不是将我看作户部郎中了?”

  沈穆面不改色,平静道:“阿钊可别瞎说,我并无此意。而且户部郎中皆是科举入仕,皆乃国家栋梁,前程不可限量,纵使拿他们与你做比,想来也不会辱没你。”

  言外之意,人家是国之栋梁,你算什么?你根本比不上户部郎中,不必多想。

  沈钊脸色难看,却无法争辩。

  他总不能说是辱没自己,这话一出口,旁人还可,先得罪的就是全天下科举入仕的低阶官员。

  而且那些户部官员地位不高,但同年同科一堆,保不齐就与哪个父皇的心腹交好。他不是沈穆,得罪不起这些人。

  皇帝也看出底下的腥风血雨,想想自己刚才夸赞阿钊的行为,还有贵妃的得意,也难怪阿穆生气。

  皇帝清咳一声:“阿穆一个人在应天府理事,何其艰难,却做的井井有条,朕看着,颇有明君风范。阿钊能在朕手下办事,是能臣贤王,朕有子如此,甚是欣慰。”

  柳念絮手一顿,余光看见皇帝平静的脸,还有皇后和沁贵妃的吃惊。

  这话,几乎等于说敲定名分,确保了太子的储君之位。

  柳念絮默默低头假装喝水,借着衣袖掩盖住微微上翘的嘴角,皇帝虽宠爱沁贵妃母子,聊起天如同老父亲一样夸赞二皇子,可实在不算糊涂。

  至少还明白,何为正统。

  不过这下子,贵妃母子只怕就要失望至极,甚至觉得天翻地覆吧。

  意在皇位的皇子,忽然被父亲盖上个贤王能臣的名头,还有什么盼头?做的再好,日后也只能做兄长的臣子

  柳念絮悄悄看着沁贵妃的神情。

  这女人也是个厉害的,只失态片刻,便娇笑起来,柔柔道:“陛下肯重用阿钊,让他给百姓谋福祉,就是阿钊的福气了。”

  大红的唇扬起来,“什么能臣贤王的,我们阿钊万万不敢想,为百姓做事才是真的。”

  柳念絮靠在太后身边,认同地点点头,动作幅度很大,似乎要故意吸引什么人来看一样。

  皇帝余光看见,笑着问:“怎么,柳丫头也懂朝政?”

  柳念絮迷茫地抬起眼睛,摇了摇头:“陛下,民女不曾读过几本书,不太懂这些。”

  “那你点头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