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五十六、薛郎拜师(1 / 2)





  后来世人如何看待暂不可知,但是今日拜师之事是迫在眉睫了。

  早在得知薛同知一大早就去夫人院里了,贾姨娘就知道肯定自己昨夜吹的枕头风起作用了,连忙将薛二郎叫过来,各种收拾打扮教授二郎要谦虚恭敬。

  薛二郎虽然是庶子,但由于姨娘受宠,倒是过得很不错,该上的学一点不落,物质生活上更是因为薛姨娘背靠苏州首富苏家,嫁妆什么都十分丰厚,下人也不敢怠慢。

  可以说薛二郎过得十分舒坦了,而且贾姨娘一心想要儿子上进,在家学和学院都没少给先生好处,不得不说这薛二郎也如他所愿,生的俊俏,学业有成,为人也孝顺。

  不少人都夸赞贾姨娘生的一个好儿子,贾姨娘也喜欢听到身边人这么说,只是她心里都明白,庶子出身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既然如此那她就要为二郎争取最好的资源,若是有朝一日入朝为官,有了成就,谁还会在意出身。

  若是二郎平庸也就罢了,偏偏明明就差一岁,她的二郎一点也不比大郎差!

  多年恩宠,贾姨娘甚至已经产生了她和薛同知是真爱的感觉了,既然是真爱,那就应该是二郎应得的!

  夫人院中的丫鬟来报时,贾姨娘早就将二郎收拾妥当了,直接就让二郎跟着丫鬟一起去夫人院子里。

  薛夫人自然也不会落人口舌,基本薛大郎和二郎是一同到的正院。

  事情大家都清楚了,薛夫人也不想多说了,命人将拜师礼都提到马车上,自己则带着两个儿子一同前往韩大家府上。

  关于寒山居士的事情薛夫人早已与薛大郎打过招呼了,而且还特地准备了一片上好的时事赋论与拜帖一同送去寒山寺,知道此次就是走一个过场,成不成也无所谓,因此他也算冷静,在马车上闭目养神。

  薛二郎则是十分紧张,脑中已经想过千百种方法怎么拜师,怎么说服韩大家收下他,但是却没有想过这韩大家也是世俗之人,若是薛夫人没有提前打过招呼,怎敢随意上门,这次薛二郎拜师基本都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今早刚刚受过刺激的薛夫人并不想提醒薛二郎,而薛大郎也不敢在母亲面前随意开口,这就变成了全车只有薛二郎独自激动。

  不过薛二郎也算是心思敏锐之人,知道自己嫡母和嫡兄定是早有安排,而且他们两人如此淡定的样子也影响到了他,一时也放松下来,端坐在马车上,时不时还给嫡母端个茶递个水。

  这才对!看着薛二郎很快冷静下来的样子,薛夫人也不由内心赞叹一句,虽然她和贾姨娘不对付,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二郎还是养的极好的。

  学问上没有问题,至于这庶务上倒是因为常年呆在书院,还未定性。

  到底要不要好好培养一下,给他定定性,以后也能为大郎增添一份助力。

  薛夫人心中流转了千万想法,毕竟三郎还小,这需要扶持的地方还很多,这也是当下注重家族的原因。

  至于贾姨娘,不过都是后宅妇人,只要不把男人当回事,过去种种也都可以化解,只要能把薛二郎抓在手里,这贾姨娘还能翻起什么浪花。

  薛夫人想的很美好,甚至已经将格局放大到家族兴起那一步了,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人各有志,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至少贾姨娘是认定了她的真爱。

  既然是真爱,那么占据正妻位置的薛夫人就是她不死不休的仇敌了,哪有和解的份?

  不过真的吗?

  倒是不好说···

  一辆马车上,一母二子都各有想法,但是当务之急还是拜师。

  一下马车,他们就按照实现准备好的拜帖,礼物,一一送上,基本没有任何阻拦的,入门,拜师,很快就成为了韩大家众多学生中的一员。

  做韩大家的学生的好处就是,由于学生多,都是到韩府私塾统一授课,而韩大家也无法记得每一个人的差异,更没办法一一检查,这便要求学子自律能力较强,有问题先生都能讲解,由于每个学子水平各有差异,上大课时可以自行选择来不来,布置的课业若是有问题也可以直接询问,不要求上交。

  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令很多人不满,但是韩大家是苏州名士,能拜到他门下也是极为不易,付出了大量财物,因此来拜师的自身学业能力都不差,也都可以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既然付出那么大代价来拜师了,无论是家中还是自己都会要求上进的。

  而这种教学模式恰好的薛二郎所需要的,薛夫人财物和礼仪都十分到位,两位公子也是学院中的翘楚,很快就通过了韩大家的考核,很顺利的就进入韩家私塾学习了。

  入学的基本都是相对成熟的学子,大家都是为了更好的参加科举而来,互相之间是互助的同学,同时也是未来的竞争对手。

  韩大家之所谓安排随机自愿上大课也是考虑到这方面问题,学子之间互相接触少了,自然矛盾也少了。

  薛大郎和薛二郎和韩大家商量好了,白日来韩府上学,晚上都回薛府。

  薛府毕竟是苏州长官,韩大家也要给几分颜面的。

  后面即使听说薛大郎去了寒山寺求学,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倒是薛二郎日日前来,勤耕不辍,令他刮目相看。

  只是这薛二郎随着进学的时间越来越长,整个人竟然也暗沉不少。

  这让贾姨娘也心疼不少,就连薛同知都觉得二郎肯定是学的太辛苦了!

  韩大家若是知道,肯定要大呼冤枉了,谁不知道他的教学模式是最轻松的了,为了不得罪这些名门世家的公子爷,就算不来上课他也不介意,还要他怎样!

  此时的薛二郎不知道其他人的担忧,他只知道他现在内心是多么不平。

  刚开始嫡母送他来韩大家处,却把大哥送去寒山寺,还颇觉不好意思,甚至感恩嫡母。

  可是学了一段时间后,韩府私塾的弊端就暴露了。

  如果是天赋异禀之人,加之韩大家的指导定然能够进步神速,但是薛二郎虽然在众人看来也是天资聪颖,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所有的骄傲都是靠努力来的。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不如大哥聪慧,所以他一直努力追赶,好不容易在众人眼中两人都不相上下了。

  可是如今他在这韩府之中并不显眼,韩大家也不能针对他单独辅导,导致他止步不前。

  反观薛大郎虽然是在寒山寺,看起来孤寒,但是能得到寒山居士的单独辅导,一朝飞天绝不是妄言。

  当薛夫人收到寒山居士的回信,便立即给薛大郎安排了一马车的行李,和薛同知汇报一声,就将人送去寒山寺了。

  虽然薛夫人已经尽量很低调了,但是住在一个府里的也瞒不住谁。

  当天贾姨娘就找人回娘家去打听寒山居士是何人了,结果的到的消息却是虽属苏州名士,但还是不及韩大家。

  得到准信的贾姨娘当时还觉得放心了,直到和薛二郎一说此时,薛二郎作为男子想法自然有所不同,一细想就明白了薛夫人的打算。

  当时倒也不觉得如何,都是当代大儒,况且韩大家也是贾姨娘为他争取来的,没什么不好的。

  直到体会了韩府的教学环境,实在不利于他进修。

  而且还只能憋屈的忍着,因为这是贾姨娘自己求来的,怎么说?

  韩大家不好?开玩笑,人家可是当代大儒,苏州名士。

  韩府私塾不好?那更是一个笑话了,每年那么高的束脩,还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考上举人的不胜枚举。

  就这样的情况,薛二郎根本没法和薛同知反应。

  难道说他不如那些人?他相信父亲大人一定会抽死他的!

  就连贾姨娘都觉得韩大家比寒山居士好!

  人都活在世俗中,她就不信寒山居士能有韩大家那么广的人脉!

  于是薛二郎只能带着内心苦闷在薛府之中进修,毕竟以他的天分和想上进的野心,不容他退缩。

  不知不觉中原本一张白纸清明的薛二郎,心境也在逐渐变化了。

  就因为他不是嫡子。

  就因为他的母亲只是庶女。

  明明他和大哥一样优秀,凭什么!

  果然!就算日日叫着她“母亲”,也不会为他真心着想!

  真是天可怜见!薛夫人确实亲疏有别,亲子和庶子自然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表面还是要做好一个正室夫人的派头的。

  薛夫人虽然和贾姨娘不对付,但是可能都是有儿子的人,两人实质伤害倒也不存在。

  毕竟姻亲遍地的地方,处处都有利益相关,不能闹得太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