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靠主角说台词开店暴富第40节(1 / 2)





  张女士:……

  没救了,卖了吧。

  见自家亲妈开始飞白眼儿,mini又放下手蹭过去,一边看一边说:“皮肤真的有变好,妈你怎么做到的?”

  然后就见亲妈得意一笑,拿出了自己的中老年竞走装备,就要拉着闺女去体验。

  “我不想,我不去,我不动。”

  “那儿有个面,特别好吃!”

  “我只爱方便面!”

  “那个面真的好吃。”

  “妈,我对米面过敏了。”

  “那你在家一个人吃屁吧……”

  终于,当母女二人来到了桃花街,张女士正要带闺女去[富贵面馆],就见mini手里捏了张传单。

  张女士凑近一看,竟是一家日式料理店,最近开张打折,折扣力度相当大,看看位置,正好在[富贵]小店对面。

  作者有话要说:  昂,宝贝们,我是真的想万更来着,结果没写到那里,明天我再努努力,营养液2000了,明天争取加更一章。

  第35章 还有一章

  徐大娘家住桃花街,在本地经济复苏前,就和丈夫一起开了一家小店,主要卖大饼和馒头等面食。

  他们最开始做生意时,还没有商用的和面机,一切都只能用手,面食本就卖的不贵,就是赚个辛苦钱。

  好在夫妻两个都是勤快人,虽然生活苦点儿、累点儿,但面上有笑,就能过一辈子。

  只是好景不长,本地刚被开发不久,徐大娘的丈夫就被查出来了肺癌,还是晚期。

  她男人一听,就直接拉着她转身回了家,治什么治?

  这病就是小康家庭都得拖垮,更别说是他们这种刚从贫困线上挣扎出来的了。

  但徐大娘却坚持要治,她是一个性格相当要强的女人,饶是她丈夫好赖话说尽,都不管用。

  一旦下定决心,徐大娘就更忙更累了,只是她再拼尽全力,也没能阻挡病魔将她男人带走。

  她没什么文化,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里的民政局,生活的忙碌,也让她很少能思考想要怎么活着。

  但丈夫一没,他俩又没个孩子,徐大娘就感觉人生好像空了,甚至想着要不跟着一起去算了。

  还是后来婆家那边的人来抢房,她才挥舞着菜刀振作起来。

  虽然重新站起来的契机不太美好,但她终究是迈开了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慢慢的想开了,并给自己的余生定下了一个目标。

  那就是将他俩经营的店,店面面积扩大一倍。

  等她没了,就把店捐给善济寺,希望这家店不仅能长久的开下去,还能在大师们用之行善的时候,算上她和她男人的一份功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徐大娘已经盯旁边的五金店很久了,她眼神儿多利啊,早就通过客流量,大致推断出了结论。

  ——对方最近是越来越入不敷出了,一看就是经营不善。

  徐大娘每天都在菩萨面前为五金店祈祷,希望它还能再多撑一段时间,毕竟她还没攒够买店的钱。

  从善济寺请回来的菩萨真的特别灵,她前脚刚给菩萨上了香,后脚街对面就开了一家小店。

  最开始徐大娘对此完全没在意,毕竟人家是卖米饭的,现在谁家还没个电饭煲啊。

  烙饼、蒸馒头是费工夫,但蒸饭可不难。

  只是谁也没想到,那家小店会越来越红火,甚至因为有那家店在,左边商圈的白领们,都愿意多走几步路来这边了。

  附近的大学和附属中学里的学生崽,也愿意风风火火的来排队。

  一下子,整个桃花街的客流量都增加了数倍,最妙的是,那家店它还限购!

  多妙啊,不仅客流量增加了,对面还吃不下这么多顾客,全便宜他们这些临近的店了。

  徐大娘看着每日增加的流水,美滋滋的又给菩萨上了一炷香。

  当她以为这已经是极限时,没想到菩萨还能给她更大的惊喜。

  对面那个年轻漂亮的小老板,他又开了一家面馆!

  还是一家特别香的面馆!

  能有多香呢?

  那大概就是连徐大娘这个自认没文化的,都得大声称赞一声“香飘十里”的程度。

  自从面馆一开,徐大娘的人生目标又变了,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一个还是扩大店面,另一个就是努力活的更长一点儿。

  每天能香醒人的一碗面,如果哪天吃不到了,不可惜吗?

  徐大娘甚至担忧,这人要是没了,如果真去了地府,那地府里边能不能有这样的味道?